浏览数量: 2848 作者: 本站编辑 发布时间: 2025-03-28 来源: 本站
美国癌症研究协会(AACR)2025年年会将于4月25日至30日在美国芝加哥盛大召开。南京维立志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维立志博”或“公司”)将在会上公布4项临床前管线的最新研究成果,即靶向CDH17的T细胞衔接器(TCE)双抗LBL-054-CD3和抗体偶联药物(ADC)LBL-054-ADC、靶向LILRB4的TCE双抗LBL-043、靶向DLL3的TCE双抗ADC LBL-058。
【摘要标题】LBL-054-CD3: An anti-CDH17 and CD3 bispecific antibody for the treatment of CDH17-positive gastrointestinal cancer
LBL-054-CD3是应用维立志博自主研发并具有知识产权的技术平台LeadsBody™开发的一种靶向CDH17和CD3的双特异性T细胞衔接抗体,通过接合T细胞选择性杀伤CDH17阳性肿瘤细胞。
LBL-054-CD3对CDH17具有高亲和力的同时不与其他CDH家族成员发生交叉反应,体外实验显示,LBL-054-CD3介导的肿瘤细胞杀伤依赖于CDH17表达水平,同时对CDH17阴性细胞无细胞毒性作用。在体外和体内实验中,LBL-054-CD3均展现出显著的抗肿瘤活性。
【摘要标题】Novel hydrophilic CDH17-targeting antibody-drug conjugate exhibits anti-tumor efficacy in preclinical xenograft models
LBL-054-ADC是应用维立志博自主研发并具有知识产权的Linker-payload技术平台开发的一种靶向CDH17的ADC药物,具有独特的结构设计:抗体部分在自主开发IgG1抗体的基础上进一步改造,具有高特异性,能够高结合CDH17抗原并快速内吞,同时去除了Fc功能来减少血液毒性,并通过抗体工程改造精准控制满载药物抗体比值(DAR)为6,以达到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最佳平衡;payload选用了经临床验证的拓扑异构酶抑制剂类的小分子毒素,具有较高的活性、渗透性、抗耐药性,使LBL-054-ADC有较好的旁观者效应,对耐药细胞系的动物模型也有很好的药效;自主开发的Linker由稳定的偶联子、可裂解肽、亲水spacer组成,避免了ADC的可逆Michael加成反应,同时确保LBL-054-ADC有优秀的理化性质和药代性质,能在外周循环中保持很好的稳定性,在肿瘤部位快速释放payload。研究显示,LBL-054-ADC在血浆中稳定性高,且在体内模型中展现出强大的有效性和良好的安全性,具有临床开发潜力。
【摘要标题】LBL-043, a novel LILRB4xCD3 T cell engager, for the treatment of relapsed/refractory multiple myeloma
LBL-043是应用维立志博特有CD3双抗技术平台LeadsBody™开发的靶向LILRB4的CD3双抗,通过接合T细胞选择性杀伤LILRB4阳性肿瘤细胞。LBL-043在不同LILRB4表达量的多发性骨髓瘤(MM)细胞中均展现出强效的杀伤,同时在造血干细胞(HSC)和LILRB4-细胞中并未表现出毒副作用。在小鼠MM药效模型中,LBL-043展现出良好的肿瘤抑制作用。在剂量探索实验中,LBL-043在食蟹猴中展现出良好的耐受,最高非严重毒性剂量为10mg/kg。提示LBL-043在MM治疗中具有较好的前景。
【摘要标题】LBL-058, A novel T cell engager conjugate (TEC) targeting DLL3 with dual tumor suppressive functions
维立志博利用自主知识产权的Linker-payload技术平台,开发出首创性(first-in-class)靶向DLL3的TCE双特异性抗体-药物偶联物(TEC),由靶向DLL3×CD3的双特异性抗体骨架与新型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(TOP1i)载荷组成。LBL-058在不同DLL3表达量的小细胞肺癌(SCLC)肿瘤细胞系中均展现出强效的杀伤。动物模型中,LBL-058在异种移植瘤模型中诱导持久的肿瘤消退,双特异性抗体介导的T细胞激活与ADC的细胞毒效应协同,克服单一DLL3靶向疗法的抵抗耐药问题,提示该药物在DLL3表达阳性的SCLC、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前景。
钙粘素(CDH) 是一类依赖于 Ca2+ 的细胞粘附分子超家族,它在维持组织结构和形态中发挥着关键作用。CDH17是其中的一员,具有高度的组织特异性,在健康的成人肝脏和胃组织中不表达,仅在人肠道和胰腺导管上皮细胞中表达,且在正常上皮细胞中的表达主要局限于细胞间的紧密连接处,不易暴露于免疫系统中。而在肝细胞癌、胰腺癌、结直肠癌等胃肠道恶性肿瘤中,CDH17表达显著上调。在正常组织和癌症组织中表达的差异性,使CDH17成为癌症免疫治疗中极具潜力的新靶点,尤其在胃肠道肿瘤免疫治疗领域备受关注。
关于LILRB4
LILRB4属于LILRB家族,是一类I型跨膜蛋白,其结构包含两个胞外Ig样结构域,一个跨膜结构域和胞内ITIM基序。LILRB4是单核细胞白血病的重要标志物,已有部分针对该适应症的药物在研。最新的研究发现,LILRB4在MM患者的浆细胞中亦有所表达,且其表达水平与患者总生存呈负相关。复发或难治性MM相较于新诊断的MM人群,其LILRB4的表达水平显著提升。另外,该靶点与其他血液瘤靶点不同的是其不表达在造血干细胞及T细胞上,这使得LILRB4成为单核急性髓细胞白血病(AML)及MM疾病治疗中极具潜力的靶点。
关于DLL3
Delta样配体3(DLL3)作为抑制性Notch配体,能够抑制SCLC中的Notch信号通路,从而促进SCLC细胞的生长。DLL3在超过80%的SCLC肿瘤细胞表面表达,但在正常成人组织中几乎不表达,因此成为理想的SCLC药物开发靶点。目前针对DLL3的多种疗法正在开发中,如FDA已批准的Tarlatamab,用于治疗含铂化疗后进展的广泛期SCLC成人患者,此外,多款靶向DLL3的ADC也在临床试验中显示出积极疗效,这些进展使DLL3成为SCLC治疗领域极具潜力的靶点。